來源:郎club
▣作者:老範
▣來源: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
1
黑石集團,全球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美國最大的住宅和商業地產商。
據媒體報道,該集團僅用了三個月就籌集了500億美元資金的基金,屆時將會用全部(或部分)資金去抄底全球房地產。
資金構成,集團自己出3個億,從各路富豪那兒募集了241億,同時黑石還為這些投資者提供了59億的融資額度,再加上專門用於投資亞洲和歐洲房地產的資金,黑石集團可用於抄底全球地產的資金池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它也將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房地產基金和最大的傳統私募股權投資工具。
上次破紀錄的還是黑石,是其在2019年籌集了260億美元的並購基金,創下當時最大規模,而這次規模直接擴大了50%。
2
在2022年這個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比較悲觀的時刻,如此高調的籌集這麽多錢。
作為全球投資界頂級標杆公司,全球私募巨頭黑石想幹嗎?
這是在發出後市看好房地產的信號嗎?
還是預示著未來房市大動蕩或者大崩盤即將到來?
黑石投資投資風向和底層邏輯我們應該更深層次的分析和理解。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提高警惕。
我們知道橋水是大空頭的代表,某個公司和橋水沾邊基本就沒什麽好事。
而黑石則善於等待經濟大衰退之後用最便宜的價格購買資產,每每地產市場大動蕩之時,總有黑石的身影。
當經濟形勢愈發低迷,人們會不堪重負,集體拋售他們的房產。
黑石此時就可以以低廉的價格大量“撿漏”房地產,將所有陷入困境的房產“攬入懷中”。
黑石集團對衰退、動蕩後抄底房地產已經輕車熟路。
比如,2014年收購拉斯維加斯的大都會酒店和賭場,以及2016年收購生命科學建築所有者BioMed Realty Trust,都是在市場大動蕩時期出手的。
3
全球房地產市場會再次經曆2007年的浩劫嗎?
金融博客零對衝表示,眼下就像2007年一樣,美國房市崩盤現在隻是時間問題。
隨著美國加息縮表不斷提速,預測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高通脹和高利率令美國樓市持續降溫,6月全美房價以創紀錄的速度降溫,是自1970年代初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月放緩,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降幅。
過去兩個月,美國抵押貸款利率以創紀錄的最快速度飆升至10年來的高點,房屋租金成本大幅上漲,美國普通民眾的住房負擔能力持續惡化,達到曆史最低水平,數據顯示,僅有1%的美國幸運兒能實現“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針對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負麵新聞更是報道不斷:崩盤危機、泡沫破滅、熱度不再、買家需求崩潰、房價高位回落……
我們國內地產的爛攤子自然不必多說,大家感受是最深的,雖然“爛尾”、“停貸”熱度有所下降,但開發商紛紛躺平,下半年保交付依然嚴峻,取消預售製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標普最近預測表示,中國的房地產銷售將暴跌30%,比2008年更糟糕。
4
那全球私募巨頭黑石的舉動能否給我們普通投資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議呢?
我們可以跟著巨頭一起抄底房地產嗎?
這輪抄底房地產的信息中間存在著太多的陷阱和盲區,危機,危險中也孕育著機會。
雖然,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加息緊縮,但低利率仍是長期趨勢,低利率下資產價格走高也是確定的,可能這也是黑石抄底的大邏輯。
黑石真的很看好中國市場和中國的不動產業務。
美國黑石集團共同創始人、全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就表示:“疫情過後中國會是全球恢複最快、最好的一個國家,在未來世界藍圖中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在之前的“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蘇世民更是直言:
“房地產是中國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說你對房地產不感興趣,就相當於說你對呼吸不感興趣。”
早在2008年,黑石就斥資10個億收購了上海的Channel1購物中心,根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在中國市場的投資總規模已超過500億。
2020年—2021年,黑石曾兩次要約收購SOHO中國,雖然交易都以失敗告終,但也從某種程度上顯示了黑石對中國市場的看好。
另外,黑石所買的不動產主要為”物流園、機場、酒店、商業“,和普通老百姓所關係的這些住宅房產基本不相幹。
況且我們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甚至我們關心的這些住宅對於黑石來說壓根算不上優質資產,因為他們想要的是現金流。
黑石的投資邏輯采用主題投資戰略,瞄準經濟體係中增長速度超過通脹的領域,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麵:用於電子商務的倉庫、生命科學企業的辦公樓、出租房屋,以及旅遊休閑相關的房產項目。
你也不要覺得黑石所投資購買的這些商業房產和你完全無關,很多人以為房地產投資模式就隻有買住宅買房子一種,但其實遠不止如此。
未來的投資玩法越來越多樣化,比如可以把這些項目打包發債、賣基金。
像“房屋租賃、共有產權房、物流地產、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領域,規模將會越來越大,這些也可能是未來的新風口和新玩法,取代過去單一的投資模式。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